如煦如吹

出自唐代元结的《二风诗·治风诗五篇·至慈》,诗句共4个字,诗句拼音为:rú xù rú chuī,诗句平仄:平仄平平。
(古有慈帝,能保静顺以涵万物,故为《至慈》之诗
二章四韵十四句)
至化之深兮,猗猗娭娭。
如煦如吹,如负如持,而不知其慈。
故莫周莫止,静和而止。
至化之极兮,瀛瀛溶溶。
如涵如封,如随如从,而不知其功。
故莫由莫己,顺时而理。
()
万物,至化

《二风诗·治风诗五篇·至慈》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至化之深啊,它是如此的悠远而神奇。
犹如阳光般温暖,犹如微风般轻抚,
而人们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慈爱。
因此,不要纠缠不休,要安静和顺从。
至化之极啊,它是如此的广阔而浩渺。
犹如大海般包容,犹如随波逐流般从容,
而人们却不知道其中的功效。
因此,不要自我执着,要顺应时势而去理解。

诗意和赏析:
这首诗词通过对至慈之道的描绘,表达了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伟大慈爱和智慧。诗中提到的至化之深和至化之极,既是对慈爱的形容,也是对宇宙、自然法则的揭示。这种慈爱无处不在,犹如太阳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抚,但人们经常无法意识到其中的慈爱。

作者通过表达对慈爱的崇敬和对自然规律的顺从,告诉人们在面对伟大的慈爱时应该保持谦卑和安静。无论是在追求慈爱的境界还是在理解宇宙的奥妙时,都应该遵循时势和自然的规律,不要固执己见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,通过对至慈之道的探索,引发人们对宇宙和人性的思考。它呈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欲望和功利的境界,强调了顺应自然、守望自然的重要性。同时,诗中的娓娓道来、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,也展示了唐代诗人崇尚内敛、含蓄的审美追求。整首诗词意境高远,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迪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元结

元结(719~772年),中国唐代文学家。字次山,号漫叟 、聱叟 。河南鲁山人。天宝六载(747)应举落第后,归隐商余山。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。安禄山反,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(今湖北大冶境内),因号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,招募义兵,抗击史思明叛军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时,任道州刺史,调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,政绩颇丰。大历七年(772)入朝,同年卒于长安。...

元结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