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光破夕曛
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海阳十咏·棼丝瀑》,诗句共5个字,诗句拼音为:fān guāng pò xī xūn,诗句平仄:平平仄平平。
飞流透嵌隙,喷洒如丝棼。
含晕迎初旭,翻光破夕曛
馀波绕石去,碎响隔溪闻。
却望琼沙际,逶迤见脉分。
()
喷洒,沙际,逶迤

这是一首唐代刘禹锡的诗《海阳十咏·棼丝瀑》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飞流透嵌隙,
喷洒如丝棼。
含晕迎初旭,
翻光破夕曛。
馀波绕石去,
碎响隔溪闻。
却望琼沙际,
逶迤见脉分。

中文译文:
水流飞瀑透过岩隙,
如同喷洒的棼丝。
水珠中含有晕迎接初旭,
水光翻腾,打破夜色。
余波绕过石头流去,
碎裂的水声穿越溪谷传来。
然而眺望琼沙的边际,
水流蜿蜒曲折,分成细脉。

诗意和赏析:
这首诗以描绘瀑布景观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词语和形象描写,展示了瀑布水流的壮丽和奔放之美。

首先,诗人用“飞流透嵌隙,喷洒如丝棼”来描绘瀑布的景象。水流从岩石的缝隙中透出,形成了如同喷洒的棼丝一般的景象,给人以轻盈、流动的感觉。

接着,诗人描述了旭日升起时水珠中映射出的晕圈,瀑布水光翻腾,打破了夜色的笼罩,给人以明亮、明朗的感觉。

随后,诗人描绘了水流绕过石头并流向远处,碎裂的水声隔着溪谷传来,给人以动听的感觉。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瀑布水流的生动和活跃。

最后,诗人提及了眺望瀑布琼沙的边际,瀑布水流蜿蜒曲折,分成细脉。这里通过“琼沙”一词的运用,使人联想到了珍贵而美丽的景观,给人以诗意和抒情的感觉。

整首诗通过描写瀑布的流动、光影和声音,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。同时,诗中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手法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瀑布景观的美妙。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,展现了刘禹锡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...

刘禹锡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