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值天景暮

出自唐代孟郊的《灞上轻薄行》,诗句共5个字,诗句拼音为:kuàng zhí tiān jǐng mù,诗句平仄:仄平平仄仄。
长安无缓步,况值天景暮
相逢灞浐间,亲戚不相顾。
自叹方拙身,忽随轻薄伦。
常恐失所避,化为车辙尘。
此中生白发,疾走亦未歇。
()
缓步,况值,天景,相逢,亲戚,相顾,自叹,方拙,轻薄,化为,车辙,中生,白发,疾走

《灞上轻薄行》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译文:
在灞河畔轻盈行走,
长安城里没有悠闲的步履,
何况此刻正值天色将晚。
在灞浐河畔相逢,
亲戚们却不相互关照。
我自叹身份卑微,
却突然跟随轻浮的伙伴。
常常担心失去了应有的避让,
被化作车辙上的尘土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,
我的头发变得白了,
即使疾走也未曾停歇。

诗意:
《灞上轻薄行》描绘了诗人孟郊在唐朝长安城中的一次闲逛的经历和感慨。诗人注意到自己身份低微,但在现实生活中,轻浮的伙伴们却被亲戚们关照得更多。他常常担心失去了他应有的避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,被迫随从轻浮的伙伴们。这种环境下的压力和疲惫,使他感到时光飞逝,头发也因此而变白。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社会虚浮、浮躁氛围的批判,以及对自己身份和价值的思考。

赏析:
《灞上轻薄行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。诗中的长安城象征着繁华和喧嚣的世界,而灞浐河则成为诗人内心的寄托。诗人孟郊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产生了疑虑和反思,他感叹自己的拙劣和无力,同时也批判了虚浮、轻薄的伙伴们,以及社会中缺乏真诚和关爱的现象。

诗中的“灞上轻薄行”一词,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喧嚣的社会中的孤独和迷茫。他的忧虑和焦虑在诗中得到了表达,诗人通过自我反省和观察社会现象,传达了对真实和纯粹的追求。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,展示了他对社会虚浮的不满和对真实自我的追寻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词展示了孟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,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和对自身的感慨,传达了对真诚和纯粹的追求,以及对虚浮和浮躁的批判。它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观察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孟郊
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...

孟郊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