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枕戈待旦的意思

zhěndàidàn

枕戈待旦


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
注音ㄓㄣˇ ㄍㄜ ㄉㄞˋ ㄉㄢˋ
词性成语

词语解释

枕戈待旦[ zhěn gē dài dàn ]

⒈  兵器为枕,以待天明。指时刻警惕,准备作战。

maintain combat readines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枕着兵器,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报国心切。

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梟逆虏,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。”
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畋 谬领藩垣,荣兼将相,每枕戈而待旦,常泣血忘餐。”
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张史和战异议》:“境土未还,园陵未肃,此诚枕戈待旦思报大耻之时也。”
明 王世贞 《鸣凤记·夏公命将》:“上厪宵旰之忧,下混华戎之辨,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。”
《明史·吴良传》:“夜宿城楼,枕戈达旦,训将练兵,常如寇至。”

国语辞典

枕戈待旦[ zhèn gē dài dàn ]

⒈  枕著武器等待天明。形容时时警惕,准备作战,不敢安睡。

《晋书·卷六二·刘琨传》:「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」

常备不懈

醉生梦死

英语to wait for dawn, one's head resting on a spear (idiom)​, fully prepared and biding one's time before the battle

德语Gewehr bei Fuß stehen

词语分解

枕戈的解释

词语解释枕戈[ zhěn gē ]⒈  枕着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谓杀敌报国,志坚情切。⒉  枕着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。引证解释⒈  枕着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谓杀敌报国,志坚情切。参见枕戈待旦”。引唐 杜甫 《壮游》诗:“枕戈忆 勾践,渡 浙 想 秦皇。”元 郑元祐 《送萧万户还蜀》诗之二:“跃马莫矜横槊赋,闻鷄不道枕戈眠。”清 方文 《舟过芜湖寄怀沉昆铜》诗之二:“四海倏披髮,中原谁枕戈。”⒉  枕着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。参见枕干”。引唐 柳宗元 《驳复仇议》:“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,枕戈为得礼。”《唐律疏义·盗贼·祖父母夫为人杀》:“祖父母、父母及夫为人所杀,在法不可同天。其有忘大痛之心,捨枕戈之义,或有窥求财利,便即私和者,流二千里。”

待旦的解释

词语解释待旦[ dài dàn ]⒈  等待天明。⒉  宋代宫中谓天明前的一段时间。引证解释⒈  等待天明。引《书·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。”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民困则多离叛,其祸必振矣。可不战战以待旦乎?可不慄慄而虑危乎?”唐 李贺 《送沉亚之歌》:“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”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一》:“穆 张 尝同造朝,待旦于 东华门 外。”⒉  宋 代宫中谓天明前的一段时间。引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前代夜五更黎明而终,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。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,谓之待旦。盖更终则上御盥櫛,以俟明出御朝也。祖宗勤於政事如此。”国语辞典待旦[ dài dàn ]⒈  等候天亮。引唐·李贺〈送沈亚之歌〉:「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」《幼学琼林·卷一·岁时类》:「吾辈须当惜阴,日月其除,志士正宜待旦。」例如:「枕戈待旦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