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魑魅魍魉的意思

chīmèiwǎngliǎng

魑魅魍魉


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
注音ㄔ ㄇㄟˋ ㄨㄤˇ ㄌ一ㄤˇ

繁体魑魅魍魎
词性名词 成语

词语解释

魑魅魍魉[ chī mèi wǎng liǎng ]

⒈  害人的鬼怪的统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害人的鬼怪的统称。

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魑魅魍魎,莫能逢旃。”
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‘螭,山神,兽形。’‘魅,怪物。’魍魎,水神。”
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僧晏通》:“虽风雨露雪,其操不易,虽魑魅魍魎,其心不摇。”
明 徐渭 《刘公去思碑》:“即有魑魅魍魎,亦夔夔睢睢,毕露而不可逃。”
亦作“魑魅罔两”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上》:“余此物名为匕首,其利难儔,水断虬龙,陆斩虎兕,魑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草(八)》:“以前虽无成例,却是留给后来宝贝,其功用与铸了魑魅罔两的形状的禹鼎相同。”

国语辞典

魑魅魍魉[ chī mèi wǎng liǎng ]

⒈  魑魅,山中精怪。魍魉,水中怪物。魑魅魍魉指传说中的鬼怪。后亦用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

《三国志·卷六四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「藜?稂莠,化为善草。魑魅魍魉,更成虎士。」
《西游记·第一一回》:「僧尼道俗,走兽飞禽,魑魅魍魉,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,各进其道。」

词语分解

魑魅的解释

词语解释魑魅[ chī mèi ]⒈  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。⒉  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。⒊  指荒凉、边远的地区。语本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引证解释⒈  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。引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敢有非井田圣制,无法惑众者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”颜师古 注:“魑,山神也。魅,老物精也。”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捎魑魅,斮獝狂。”薛综 注:“魑魅,山泽之神。”唐 卢纶 《割飞二刀子歌》:“刀乎刀乎何燁燁,魑魅须藏怪须慑。”清 唐孙华 《时世公子行》:“生狞面目骄横色,如睹魑魅逢山臊。”⒉  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。引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获丑》:“暗想朝廷白日昏,妖氛魑魅公然奋。”庐隐 《或人的悲哀》:“他们不用镜子,照他们魑魅的怪状。”⒊  参见螭魅”。参见螭魅”。引指荒凉、边远的地区。语本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宋 苏轼 《到常州谢表》之一:“已分没身,寄残骸於魑魅;敢期择地,收暮景於桑榆。”国语辞典魑魅[ chī mèi ]⒈  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。人面兽身四足,好魅惑人,为山林异气所生。唐·杜甫〈天末怀李白〉诗:「文章憎命达,魑魅喜人过。」元·关汉卿也作「螭魅」。引《单刀会·第四折》:「藏之则鬼神遁迹,出之则魑魅潜踪。」英语spirits and devils (usually harmful)​, demon法语esprits et démons (généralement nuisibles)​, démon

魍魉的解释

词语解释魍魉[ wǎng liǎng ]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鬼怪。英demons and monsters;引证解释⒈  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参见罔两”、“蝄蜽”、“魑魅魍魎”。引《孔子家语·辨物》:“木石之怪夔魍魎。”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鵂鶹岁久能人语,魍魎山深每昼行。”⒉  疫神。传说 颛顼 之子所化。引汉 蔡邕 《独断》:“帝 顓頊 有三子,生而亡去为鬼。其一者居 江水,是为瘟鬼;其一者居 若水,是为魍魎;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,善惊小儿。”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昔 顓頊氏 有三子,死而为疫鬼:一居 江水,为疟鬼;一居 若水,为魍魎鬼;一居宫室,善惊人小儿,为小鬼。”⒊  影子外层的淡影,光的衍射物。引《文选·班固<幽通赋>》:“恐魍魎之责景兮,羌未得其云已。”李周翰 注:“魍魎,影外微阴也。”⒋  恍惚迷茫无所依貌。引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其行蹎蹎,其视瞑瞑,侗然皆得其和,莫知所由生,浮游不知所求,魍魎不知所往。”国语辞典魍魉[ wǎng liǎng ]⒈  山川中的木石精灵。也作「罔两」、「罔阆」。引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:「螭魅魍魉,莫能逢旃。」《西游记·第一八回》:「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,邪魔作耗。」⒉  影子外围颜色较淡的部分。也作「罔两」。引《文选·班固·幽通赋》:「恐魍魉之责景兮,羌未得其云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