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一意孤行的意思

xíng

一意孤行


拼音yī yì gū xíng
注音一 一ˋ ㄍㄨ ㄒ一ㄥˊ
词性动词 成语

词语解释

一意孤行[ yī yì gū xíng ]

⒈  不顾别人反对,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:你应当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,不要一意孤行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谢绝请托,按己意执法。后以“一意孤行”指不听劝告,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。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禹 ( 赵禹 )为人廉倨,为吏以来,舍无食客。公卿相造请 禹,禹 终不报谢,务在絶知友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”
清 赵翼 《廿二史札记·后汉书二·东汉尚名节》:“自 战国 豫让、聂政、荆軻、侯嬴 之徒,以意气相尚,一意孤行,能为人不敢为,世竞慕之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盖一意孤行之士,细行不矜, 孔子 所谓‘观过知仁’,正此类也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十:“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 杜竹斋 抑制着 吴荪甫 的一意孤行那番话, 杜竹斋 竟也已经告诉了 荪甫 !”

国语辞典

一意孤行[ yī yì gū xíng ]

⒈  谢绝一切请托,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。语本后多用作贬义词,指某人不接受劝告,固执己见,独断独行。清·袁枚。

《史记·卷一二二·酷吏传·赵禹传》:「禹为人廉倨。为吏以来,舍毋食客。公卿相造请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」
《隋园诗话·卷三》:「盖一意孤行之士,细行不矜,孔子所谓『观过知仁』,正此类也。」

回心转意 从善如流 言听计从

英语obstinately clinging to one's course (idiom)​, willful, one's own way, dogmatic

德语Aufdringlichkeit (S)​, Zudringlichkeit (S)​, stur an etw. festhalten

词语分解

一意的解释

词语解释一意[ yī yì ]⒈  一个意思;同一意义。同心;齐心。犹执意,决心专心致志。个人意志。引证解释⒈  一个意思;同一意义。引《荀子·正名》:“辞也者,兼异实之名,以论一意也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一七:“圣贤立言垂教,无非著实。如‘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’,如‘尊德性而道问学’……等类,皆一意也。”⒉  同心;齐心。引《韩非子·存韩》:“昔 秦、韩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,天下莫敢犯。”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君有 孔子 之虑, 孟賁 之勇,朕嘉与君同心一意,庶几有成。”南朝 梁 沉约 《秋白纻词》:“双心一意俱徊翔,吐情寄君君莫忘。”⒊  专心致志。引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三军》:“大夫将兵,出必不御者,欲盛其威,使士卒一意繫心也。”宋 曾巩 《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》:“其夫嘆曰:‘我能一意自肆于官学,不以私累其志, 曾氏 助我也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家里再留下两个中用些家人支应门户,我不过查查问问,便一意的用起功来。”沙汀 《记贺龙》六:“贺龙 同志并不参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负责同志的详细问答,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视察着。”⒋  犹执意,决心。引明 陈邦瞻 《宋史纪事本末·秦桧主和》:“若一意主和,则和战常在彼。”许地山 《命命鸟》:“你瞧我的父亲多么固执,他一意要我去当和尚。”⒌  个人意志。参见一意孤行”。引郭沫若 《骑士》:“我恨我不是有枪阶级,假如我手里有兵,由得我的一意,我要把那些家伙杀得一干二净!”

孤行的解释

词语解释孤行[ gū xíng ]⒈  不顾别人反对而独自行事:孤行己见丨一意孤行。引证解释⒈  独自行路;单独行动。引汉 张衡 《思玄赋》:“何孤行之煢煢兮,孑不群而介立?”明 陈子龙 《悼女颀诗》之三:“平生一步回首何事孤行到夜臺?”清 薛福成 《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》:“海外覊氓,孤行孑立,一遭诬陷控诉无门。”⒉  单独流传;单独刊行。多指著作。引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左丘明 本为《春秋》作传,而《左传》遂自孤行。”宋 陆游 《再跋<皇甫先生文集>后》:“据此则 持正(皇甫湜 )自有诗集孤行,故文集中无诗,非不作也。”黄人 《<清文汇>序》:“唐 宋 以还,乃立古文之顓名:论道经世者,或薄为丧志,而不屑染指;翫华绣帨者,又讋於客气,而不敢抗颜;遂孤行艺苑,若别为一种之学术,一种之思想。”⒊  不顾别人反对而按其愿望独自行事。引鲁迅 《集外集·记“杨树达”君的袭来》:“我想,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,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。”毛泽东 《论联合政府》四: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,企图孤行己见,不尊重我们的意见,但结果都行不通。”国语辞典孤行[ gū xíng ]⒈  独自行事,不顾及他人的想法。例如:「他一向是孤行惯了,你也别想拉拢他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