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布袋和尚的意思

dàishàng

布袋和尚


拼音bù dài hé shàng
注音ㄅㄨ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ㄤˋ

词语解释

布袋和尚[ bù dài hé shàng ]

⒈  五代时僧人。名契此,明州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,见物即乞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,形如疯癫。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。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,相传是他的造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五代 时僧人,世传为 弥勒菩萨 的应化身。 《景德传灯录·明州布袋和尚》谓其自称 契此,时号 长汀子布袋师。

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昔 四明 有异僧,身矮而皤腹,负一布囊,中置百物,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:‘看,看!’人皆目为 布袋和尚,然莫能测。临终作偈曰:‘ 弥勒 真 弥勒,分身百千亿。时时识世人,时人总不识。’於是隐囊而化。今世遂塑画其像为 弥勒菩萨 以事之。”
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方外玄踪》:“布袋和尚 者,在 奉化县 岳林寺,尝皤腹,以杖荷一布袋,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,随处偃卧;天将雨,即著溼草履,骤行途中;遇亢暘,即曳高齿木屐,竖膝而睡。 梁 贞明 三年,於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。今 杭州 诸寺皆塑其像,抚膝袒怀,开口而笑,荷布袋於傍,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,为募化之资耳。”

国语辞典

布袋和尚[ bù dài hé shàng ]

⒈  五代的一位高僧。法名契此,又号长汀子。明州奉化人。以神异著称,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,故称为「布袋和尚」。因他圆寂前说了「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,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。」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。相传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,即为他的造像。

德语Hotei (Sprachw)​

词语分解

布袋的解释

词语解释布袋[ bù dài ]⒈  布制的袋子。⒉  指招赘的女婿。或以为“补代”的音讹。引证解释⒈  布制的袋子。引《隋书·食货志》:“有司尝进乾薑,以布袋贮之。”⒉  指招赘的女婿。或以为“补代”的音讹。一说作“布代”。参见布代”。引宋 朱翌 《猗觉寮杂记》卷上:“世号赘壻为布袋,多不晓其义。如入布袋,气不得出。顷附舟入 浙,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。篙人问其徒云:‘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?’众无语。忽一人曰:‘语讹也,谓之补代。人家有女无子,恐世代自此絶,不肯嫁出,招壻以补其世代尔。’此言絶有理。”国语辞典布袋[ bù dài ]⒈  用布制成的袋子。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一》:「只见壁上挂著一个包裹,他提下来一看,乃是布袋密扎,且又沉重。」⒉  招赘的女婿。宋·朱翌也作「补代」、「赘婿」。引《猗觉寮杂记·卷上》:「世号赘婿为布袋,多不晓其义;如入布袋,气不得出。顷附舟入浙,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,篙人问其徒云:『如何入舍婿谓之布袋?』无语,忽一人曰:『语讹也。』谓之补代。」⒊  乡镇名。参见「布袋镇」条。英语pouch, sack, bag, Budai (the Laughing Buddha)​, Budai or Putai town in Chiayi county 嘉義縣|嘉义县[Jia1 yi4 xian4], west Taiwan

和尚的解释

词语解释和尚[ hé shang ]⒈  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。英Buddhist monk;引证解释⒈  梵语在古西域语中的不确切的音译。为 印度 对亲教师的通称。在 中国 则常指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,有时也指女僧。参阅 唐 慧琳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二二、《释氏要览上·师资》。引《晋书·艺术传·佛图澄》:“和尚神通,儻发吾谋,明日来者,当先除之。”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京师僧讳‘和尚’,称曰‘大师’;尼讳‘师姑’,呼为‘女和尚’。”《古今小说·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院君 王氏,夜梦一瞽目和尚,走入房中,喫了一惊。”丁玲 《母亲》一:“后来老爷又出门了,音信都没有,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。”国语辞典和尚[ hé shàng ]⒈  弟子对师父的尊称。为胡语的音译,意译亲教师、依学、近诵等。在中国寺院,一般只用来称呼寺院的住持比丘、或年高德劭的比丘。但民间也以和尚泛称男性的出家人。引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第一本·第一折》:「敢烦和尚相引,瞻仰一遭,幸甚。」近梵衲 头陀 沙门 僧人 英语Buddhist monk德语Bhikkhu (S, Sprachw)​, Buddhistischer Mönch (Eig, Buddh)​法语moine bouddhiste, bonz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