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拓本的意思

běn

拓本


拼音tà běn
注音ㄊㄚˋ ㄅㄣˇ

词语解释

拓本[ tà běn ]

⒈  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,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、图形来的印刷品。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;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。用朱色打拓的叫“朱拓”(拓片装订成的本子)

book of rubbings;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,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、图形来的印刷品。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;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。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。传世拓本敦煌 石室所出之 唐 初拓《温泉铭》及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》为最早。都有影印本。

宋 曹士冕 《法帖谱系·杂说上·临江戏鱼堂帖》:“元祐 间, 刘次庄 以家藏《淳化阁帖》十卷摹刻堂上,除去卷尾篆题,而增释文。故家所藏往年拓本,犹有典刑,近所拓者,字多刓缺,亦有补换新刻者矣。”
清 龚自珍 《跋<张司直从申元靖先生碑>》:“今日石亡,更为拓本增价矣。”
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米氏三园》:“好几位同志看了《宛平大小米》以后,颇感兴趣。有的很热心查访 米氏 故居和各种遗迹,有的还寄来了有关的文物拓本。”

⒉  指打拓文字或图形。

宋 王安石 《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》:“君曾西迁为拓本,濡麝割蜜亲劘揩。”
宋 楼钥 《跋汪季路所藏<修禊序>》:“焚膏继短晷,拓本不停。”

国语辞典

拓本[ tà běn ]

⒈  指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纸本。拓印时先将纸张浸湿,敷在碑刻或金石文物上,用毛刷刷平,此时凹刻的字迹、图案处便会凹下去。等纸晾干后,再以毛包拍打碑面上墨,平坦的地方乌黑一片,有字迹的地方则是空白。墨干后将纸揭起,整平,即完成摹印的工作。如曹全碑拓本、玄秘塔碑拓本

英语rubbing of inscription

德语(gebundene)​ Sammlung mit Steinabrieben

法语estampage (empreinte sur papier d'une inscription lapidaire)​

词语分解

拓的解释

本的解释

(1)(名)草木的茎或根(2)(名)事物的根本、根源(跟‘末’相对):忘~|兵民是胜利之~。(3)(名)(~儿)本钱;本金:下~儿|够~儿。(4)(形)主要的;中心的:~部|~科。(5)(名)本来;原来:~意|~想不去。(6)(形)自己方面的:~厂|~校|~国。(7)(形)现今的:~年|~月。(8)(动)按照;根据:~着政策办事。(9)(名)(~子、~儿)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:书~|户口~儿。(10)(名)(~子、~儿)版本:刻~|抄~|稿~。(11)(名)(~儿)演出的底本:话~|剧~。(12)(名)封建时代指奏章:修~(拟奏章)。(13)(名)(~儿)量词。ɑ)用于书籍簿册:五~书|两~儿帐。b)用于戏曲:头~《西游记》。c)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:五~书|两~儿帐。b)用于戏曲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