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的意思

shàngpiànwǎ,xiàchāzhēnzhī
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


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
注音ㄕㄤˋ ㄨˊ ㄆ一ㄢˋ ㄨㄚˇ,ㄒ一ㄚˋ ㄨˊ ㄔㄚ ㄓㄣ ㄓ ㄉ一ˋ
词性成语

词语解释

⒈  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
词语分解

上的解释

shàng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5. 去,到:上街。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7. 增加:上水。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9. 涂:上药。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12. 登载,记:上账。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继续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15. 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shǎng1.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无的解释

wú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无所适从。mó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弥陀佛。

片的解释

piàn1. 平而薄的物体:卡片。名片。2. 切削成薄的形状:片肉片。3. 少,零星:片段(整体当中的一段)。片刻。片面。片甲不存。4.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:分片儿开会。5. 〔片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。6. 量词,指面积、范围、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:两片药。一片新气象。piān1. 义同(一),用于“相片儿”、“电影片儿”等。

瓦的解释

wǎ1. 用陶土烧成的:瓦罐。瓦器。瓦釜雷鸣(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煊赫一时)。2. 〔瓦特〕电的功率单位。简称“瓦”。3.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(dāng )(即瓦筒之头)。瓦匠。wà1. 盖瓦:这间房就等瓦瓦(wǎ)了。

下的解释

(1)(副)下面;位置在下的;低处:~面|~部。(2)(副)等级或品级低的:~等|~级|~策|~人。(3)(副)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~午|~集|~家|~旬。(4)(副)向下面:~行车。(5)(副)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~列|部~|在同志们的帮助~。(6)(副)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节~|目~|时~。(7)(副)用在数目字后面;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~里都同意。(8)(动)由高处到低处:~船|~降|~山。(9)(动)(雨、雪等)降落:~雨|~雾。(10)(动)颁发;投递:~令|~文|~通知|~帖。(11)(动)去;到(处所):~乡|~地|~基层。(12)(动)退场:该队三号上;五号~。(13)(动)放入:~网捕鱼|~箸|~钻|~手。(14)(动)卸除;取下:~装|把敌人的枪~了!(15)(动)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~结论|~定义。(16)(动)开始使用;使用:~药|~刀。(动物)生产:~蛋|~崽。攻陷;攻克:连~数城。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:~班|~工|~课。退让:相持不~。低于;少于(多用于否定):~药|~刀。(动物)生产(17)(量)(一~儿)。ɑ表示动作的次数:敲了两~(儿)。b〈方〉用于器物的容量:敲了两~(儿)。b〈方〉用于器物的容量(18)(名)(~儿)用在“几、两”后面;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~(儿)。有时也作下子。(19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由高处到低处(20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有空间;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~几万人。(21)(副)用在动词后。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写~八千字的论文。

无的解释

wú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无所适从。mó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弥陀佛。

插的解释

(1)(名)长形或片状的东西进入别的东西里:~秧。(2)(动)中间加进去:~手|~一句话。

针的解释

(1)(名)(~儿)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。(2)(名)细长像针的东西:松~|指南~|分~|秒~。(3)(名)针剂:预防~|打~。(4)(名)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:~灸。

之的解释

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莫逆之交。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等闲视之。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地的解释

dì1.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地主。5.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 表示思想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 底子:质地。de1. 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