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词典

体贴的意思

tiē

体贴


拼音tǐ tiē
注音ㄊ一ˇ ㄊ一ㄝ

繁体體貼
词性动词

近义体谅
反义虐待

词语解释

体贴[ tǐ tiē ]

⒈  对别人的心理或境况进行了解并予以关心和照料。

be considerate to;

⒉  体会。

体贴他的意思。

realize; understand;

引证解释

⒈  附会。
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十:“此皆是将小夫贱隶事体贴圣人, 孟子 又復书之何耶?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八:“如《二典》《三謨》等篇,义理明白,句句是实理。 尧 之所以为君, 舜 之所以为臣, 皋陶、稷、契、伊、傅 辈所言所行,最好紬绎玩味体贴向自家身上来,其味自别。”
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一:“谢灵运 拟 魏文帝 《芙蓉池》之作,过於体贴。”

⒉  细心体会。

《朱子全书》卷五五:“乃知 明道先生 所谓‘天理’二字,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二回:“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,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。”
朱自清 《南京》:“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;想到 六朝 的兴废, 王 谢 的风流, 秦淮 的艳迹。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,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,便不同了。”

⒊  关怀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,给予同情关切

《红楼梦》第五七回:“宝釵 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那消几日,把姑娘的脸面儿保养得有红似白,光滑饱满;心窝儿体贴无忧无虑舒畅安和。”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三:“纵令自己也在困难里,也还是照顾别人体贴别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体贴[ tǐ tiē ]

⒈  关怀体谅。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,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三》:「那赵聪也到会体贴他夫妻两人的意思,常只是诈病佯疾,不进学堂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五一回》:「你们固然不敢抱怨,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孙子孙女儿们,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。」

体谅

虐待

⒉  细心体会、领悟。

《朱子全书·卷五五·道统四·自论为学工夫》:「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,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,真不妄也。」

⒊  揣忖、摸索。

《朱子语类·卷三四·论语·述而篇》:「今却只是体贴字句,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谈去,全无义理!」
《红楼梦·第三二回》:「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著,就难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。」

词语分解

体的解释

tǐ1.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2. 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3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4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5. 文章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6. 事物的格局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7. 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xíng )。8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体贴体恤。9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tī1. 〔体己〕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②亲近的,如“体体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
贴的解释

(1)(动)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:粘~|张~。(2)(动)紧挨:~近|~边。(3)(动)贴补。(4)(名)津贴:津~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